2)第三百五十一章 皇帝难当_庆丰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源任户部尚书、穆有才任工部尚书、廖永安任吏部尚书、施耐庵刑部尚书,五部尚书正式确定下来。

  为了提高武人的地位,将兵部独立出来,另立枢密院,由张破虏、付友德(跟随郝仁时间最久)任左右枢密使,常遇春、徒单钧、邓愈、吴六玖、俞通海,分任枢密副使兼管军都督职,

  其余各领军总管也各得封赏。

  刘伯温及郝仁身边的一应参军,组织成监察部门,负责御史台工作,刘伯温、姚广孝(在扶桑遥领)分任御史台一二把手。

  政权尚未大一统,爵位封的太高不利于日后封赏,而单论诸位将领们的军功,没有二三月恐怕不能讨论全面。

  封岳父杨正泰为杨国公,为下面的大臣确定一个封顶的上制。以杨正泰的功勋,也只封为国公,其他大臣,不要有封王的奢望。

  封李宗可为定边侯爵,为一应军功大臣确定了封爵的下限。以李宗可平平的战功,尚且封侯,其余领军主将,战功皆比李宗可高,给诸位将领们一个暗示,封的爵位至少要比李宗可高,想要封国公,还要继续努力!

  新宋政权只封了两个爵位,算是给封爵工作形成一个缓冲地带。

  由廖永安、施耐庵、刘伯温、余阙、俞通源、穆有才、姚广孝七人组成内阁,平素军政大事,由这七人商议后,再与郝仁商议,各内阁大臣可代行天子的权利出镇地方(姚广孝出镇扶桑),在郝仁外出打仗时候,几位重要的内阁大臣,留在都城辅佐太子治理国事,郝仁便可安心远征。

  提高女人的社会地位,后/宫封赏沿袭元制度,郝仁的四个正妻册封为四皇后,翠袖儿新近完婚,册封贵妃,令册封妃、嫔十六人。

  三月初一,一应准备完毕,郝仁带四位皇后、一位贵妃盛装参加继位大典,一应文臣武将,齐聚元帅府,三叩九拜三呼万岁。

  “诸位大人,快快免礼,都坐吧!”郝仁尚且不适应当皇帝,感觉非常拘谨。

  诸位大人回头时,发现以前议事的时候存在的椅子,早就已经不见了踪迹,诸位文武大人,只能分列两旁。

  “诸位大人的椅子哪里去了?”郝仁此时才发现自己元帅府的变化。

  “陛下现在已经是九五之尊,大臣们只能站着给陛下说话,此乃礼制也,若不如此,如何彰显出皇室的威严,臣已经命人撤去了!”礼部尚书余阙撵着花白胡须道。

  “胡闹!”郝仁怒道:“诸位大人不少已经老迈,不适宜长时间站立,何况一旦商议起事情来,动辄一两个时辰,就是年轻人也受不了啊――宿卫们,赶紧把各位大人的椅子都给我拿上来!”

  列为文武大臣,数杨正泰、施耐庵、余阙年岁大,如今有了椅子,无不感激涕零。

  “陛下真是亘古未有的明君啊!”施耐庵感动得热泪盈眶。

  满座大臣,多数都在抹眼泪,只是一个细节上的问题,就让大人们感觉到郝仁对他们的关心,辅佐一个宁可不要皇家威严也要体恤下属的皇帝,丝毫没有伴君如伴虎的压力感。

  “今日众位大人将我服上皇帝的宝座,我知道诸位大人衷心,自然也不会少了诸位大人的富贵!无论诸位大人昔日身份如何,如今都贵为本朝的开国贵胄,要具有贵族的品质,莫要与民争利,莫要自视功高而无视国家法度,倘若有作奸犯科者,我念旧情,御史台的刘伯温大人和刑部的施耐庵大人,可都不是念旧情的人。”

  郝仁惯用手法,先给大人们看坐暖心,然后才用严厉的语言告诫,只希求这些开国贵胄,不要触犯自己的底线,横遭杀身之祸。

  “谨遵陛下教诲!”群臣拱手听命,就不知道其中有没有人被胜利冲昏头脑,以身试法度!(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quge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