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一章 上朝收租_庆丰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直杀得安南五十万大军,浮尸遍野,人头滚滚。

  安南人至此做下恐惧的病根,数十年后,有小儿夜啼者,其母以‘郝仁来也’为恐吓,至于安南小儿不敢夜啼。

  郝仁的二十五万大军,绵延追杀而来,战阵及其宽广,但凡有溃兵逃窜方向,郝仁便派遣一军百里追杀,不斩敌酋不还军,故而郝仁兵至谅山,稍加整顿军队。

  谅山以北,崇山峻岭已经突破,谅山以南,是平原之地,郝仁料定敌国没在旦夕,故而收拢军队,准备一举破平定安南。

  安南之所以狂妄,所仰仗的无非是谅山一代的峻岭关隘,郝仁派遣杨通知坐镇谅山,保证自己的后退路线,至于各土司的兵马,归于杨通知节制,作战任务只有一个,拆除安南在谅山以北设置的一切针对中原大军的关隘。

  郝仁在谅山出榜安民,列陈氏安南罪过如下:

  一、趁中原窃据中土思明、镇安二路拒不归还。

  二、兴兵五十万,冒犯大宋天威。

  三、杀大宋和平使节,令人指。

  四、以炒熟的爆米花,亵渎大宋天子求取玉米种子的诚意。

  五、归降免死,抵抗必诛。

  郝仁在谅山稍加整顿,就地征调粮草,都帅兵马,继续南下,大军刚刚开拔,邓愈报捷的信使已经到了。

  邓愈不愧为当世名将,以十二万联军攻入老告总管府,迫降老告军十万,以老告军为前锋,直下升龙城,如此一来,邓愈手中的兵马有二十二万之众,待与升龙城下的俞通海汇合,一举攻破安南的升龙城,安南国王率众投降。

  不过郝仁也得到一个不好的消息!

  俞通海与敌鏖战时,前锋陈祖义贪功冒进,被升龙城上的毒箭射中,落水身亡。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不过陈祖义一死,郝仁便要重新在南洋寻找代理人,因为这陈祖义名声不好,又没有子嗣,安定南洋,只能另求他人。

  郝仁都帅兵马,自谅山出,半路与邓愈亲帅接应的兵马汇合,一同前往升龙城,接受安南国王的投降。

  吏部尚书廖永安,户部尚书俞通源,纷纷进言,不接受安南的臣服,就地设置府衙,将安南并入汉土,这正和郝仁的心意,不过郝仁权衡再三,借鉴几十年后的朱棣经验,决定不这么做。

  升龙城安南皇宫,郝仁端坐在皇宫的宝座上,感觉比自己的在庐州的元帅府,要气派许多,不过为了长久大计,他知道自己不能在这个王座上久坐。

  安南国王自己在脖子上栓了绳索,自己牵自己想郝仁请罪,大抵跟汉地的负荆请罪差不多,并以后/宫有姿色着七十二人进献,郝仁看了看,为了彰显自己的大国国主身份,将其中年老色衰的三十六人,还与他,仍然留其任安南国王。在其中挑选满意的六人,留为己有,其余三十人,犒赏此次作战有功的将领。

  陈王有一女,年方十六,尚未出阁,郝仁感觉不错,便纳为妃子,陈王感觉是受到极大的恩赏,以手加额,叩谢皇恩浩荡。

  陈王的三个世子,郝仁颇觉不错,送入太学,求学深造,并且扣为人质。

  谅山以北,并入汉土,谅山以南,名义上仍旧由陈王管理。

  郝仁留邓愈假节,设置安南都督府,以本部兵马徐达部,及各部抽调兵马共计六万,屯驻升龙城,一应军需费用,由陈王朝廷解决。

  根据陈朝上年税赋,以其年赋税的百分之三十,作为对大宋岁供,每年十二月底前,负责从海上运抵肇庆城。

  郝仁尽陈朝府库积蓄,大赏三军。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quge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