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九章:纵火案的背后_十宗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死因应该是化学品和一氧化碳中毒,对吗?”

  “初步检测,应该是这样的,但进一步的结果要到队里最人体切片和解剖检测。”

  “尸体身份确定了吗?”

  “确定了,就是李德泉(李院长真名)本人。”

  “嗯,刘主任,你们先把尸体弄回去做进一步检验,这边交给我们了。”

  “好的。”

  刘明在几个助理的帮助下将放着尸体的担架抬上了车,又在尸体的上面盖了一层一次性的医用毯,这是出于对死者的尊重,所有的死者在被确定死亡以后都要用东西遮住眼睛,在法医界乃至于医学界,这一直都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之所以有这种奇怪的规定,相传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源于唐朝时期,在那个时候的法医被称为“仵作”,但那时候因为科学的匮乏,仵作的验尸手法也并不专业,甚至因为是跟死人打交道,很多仵作在值夜班的时候都会喝的酩酊大醉壮胆。

  在唐朝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个姓马的小仵作,在衙门的停尸房看尸体的时候,总能听见死者的附近有动静,甚至还好几次看到死者的眼睛睁开了,这把他给吓了一跳。第二天他找到了一个老和尚求助,问这是怎么一回事?老和尚告诉他,因为停尸房里面的尸体都是横死,戾气重,晚上的月光阴气也重,阴气一打在他的脸上就容易诈尸。

  马仵作一听害怕极了,诈尸了那不就是闹鬼吗?就连忙问怎么办?

  老和尚捋了捋胡子告诉他,其实方法很简单,只要不让月光照在他眼睛上就行了,你从家里抱过来一床棉被,只要太阳落了山,你就把棉被把他的脑袋都蒙上准保没事儿,马仵作照做了,太阳一落山就把尸体的脸给盖住,果然一直相安无事。

  这件事儿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在仵作这个行业里面传开了,一直流传演变到现在,只要是死了人,在尸体入棺之前,都要找个白色或浅蓝色的布单将尸体给蒙住。

  而另外一种说法就比较科学了,说是完全出于对死者尸体的尊重,让他死后可以得以安息……

  至于您更相信哪种说法,就见仁见智了。

  扯了个比较远的话题,接着言归正传。

  消防队的技术队在得出结论之后便离开了现场,现场彻底移交给了乌市刑警支队,在张山看来,李院长的死恐怕并不是个意外,天底下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刚好放大镜聚焦在了火柴上,火柴又刚好引燃了旁边的乙醚,而乙醚又引起了李院长的中毒?

  如果深究的话,这个事情当中有三个最大的疑点。

  第一个疑点,首当其冲便是乙醚的来源,在如今,乙醚属于危险化学品,也是容易麻痹人体神经的致幻剂,很多市面上的所谓的“迷幻药”一类的东西当中都搀杂着乙醚的成分。所以国家早

  请收藏:https://m.biquge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