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四章:议对夏战略(二)_铮铮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睛一亮,就连高若讷亦不得不信服:这小子真的通兵事。

  “大宋呢?”赵旸又问。

  宋庠已知赵旸对此一无所知,便详细讲述道:“我大宋与西夏交接处,唯陕西四路及河东路之麟府,陕西四路即秦凤、泾原、环庆、鄜延,其中后三者与夏国接壤,但秦凤路亦不得不防,以免西夏绕路吐蕃,袭击后方。……至于驻军,常置军多为侍卫马、步司禁军。其中秦凤路三万五千,泾原路因无险可守,故驻有五万,另有环庆路二万余、鄜延路二万余,河东路因又要兼防辽国,驻有八万,另有陕西四路后方京兆府四万,合计约二十万禁军。除此之外,还有厢兵、蕃兵、汉蕃弓手及乡兵:河东有厢兵万余,汉蕃弓手八千,乡兵七万余;陕西四路有厢兵两万余,蕃兵十万,乡兵十五万。”

  饶是赵旸亦有些傻眼,难以置信道:“抛开河东路不谈,光陕西四路就有十二万五千禁军,及其他杂军二十七万,却还打不过西夏?……就算杂兵不堪大用,好歹也有二十七万啊。”

  这话说得殿内君臣皆脸上无光,宋庠更是几次欲言又止。

  半晌,宋庠咳嗽一声,带着几分尴尬解释道:“事实上,赵正言所言‘杂兵’,即汉蕃弓手及蕃兵、乡兵……其实战力不低。”

  啥意思?

  赵旸表情古怪道:“宋相公可别告诉我,那八千汉蕃弓手及十万蕃兵、十五万乡兵,才是防守西夏之主力?”

  在一片尴尬的气氛下,宋庠干笑道:“那倒不至于,主力自然是十二万禁军及八千汉蕃弓手,十五万乡兵只是作为辅军,虽不能说不勇,但其多是为了自保家乡,并未肯为朝廷拼命。至于那十万蕃兵,更为复杂……不知赵正言可知羁縻?”

  见赵旸一点头,他继续道:“那就容易解释了,宋、夏、吐蕃三国边界有大量蕃民居住,为防止其倒向西夏,大宋便加以笼络,又派人教化……总之此事颇为复杂。另外,蕃兵虽勇,但……未必可信。”

  赵旸大致也了解一些,点点头问道:“不能编户齐民么?”

  宋庠稍有些意外,随即摇摇头道:“难,诸蕃部落首领皆不愿,说是不愿背乡迁离,但赵正言也知道,一旦编户齐民,这些人便失了依仗,又如何肯答应?……朝廷对此也无办法,只能花钱笼络,利用他们抗击西夏,亦不敢过于逼迫,免得其倒向西夏。”

  赵旸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难怪了……看来要对西夏用兵,首先得解决当地蕃民。若不肯编户齐民,纳入大宋,那就只能……驱离。”

  宋庠皱眉提醒道:“当地蕃民亦民风彪悍,不逊西夏党项,若与其交恶,恐陕西四路因此陷入混乱,介时西夏恐怕也会趁机进兵,讨伐我大宋以拉拢蕃民。”

  “是故要先内后外,先加强陕西

  请收藏:https://m.biquge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