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4眼界真实的我_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职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的人。

  正如几年前玄烨收台湾的时候。

  朝廷先是为了‘打和不打’争来争去,决定打了以后又为了‘用不用施琅’吵个不停。

  之前玄烨平三藩时,对台湾一直是招抚的政策。

  但三藩平定后,他认为时机已到,态度便转变为武力征剿,而且倾向于任命内大臣施琅为水师提督。

  因为施琅在康熙六年就曾上疏请求尽快解决t湾问题,不要养寇为患。

  此后又屡次上书,解释台湾对大清的重要性,认为其膏腴田园及渔盐之利甚大,乃财富聚集之地,‘可资中国之润’。

  而且台湾孤悬海上,易为贼寇所趁,若是勾连外国,待其羽翼丰满,必成大清心腹大患。

  玄烨对其奏疏所言极为认可,不过那时条件不足,此议只好搁置。

  如今时机极好,玄烨觉得正该一鼓作气,拿下台湾!

  他向保举施琅的李光地等人询问施琅的能力,李光地答了三点

  ——施琅与海上有世仇,熟悉海况,有谋略、郑氏惧之。

  李光地之言果断且有分寸:“若论才略实无其比,至功成之后,在皇上善于处置耳。”

  玄烨遂决定启用施琅,以武力征台!

  但朝中反对者甚多。

  许多高级官员觉得‘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长驱制胜、难计完全’,断不可取。

  且极力反对任用施琅,因为施琅原是郑成功的部下,曾经降而复叛,后又因得罪郑成功,叛而复降,忠心难料。

  群臣‘以为不可遣,去必反’!

  一众反对派中,明珠等少数力主‘武力撤藩,启用施琅’的人,便显得尤为突出。

  明珠对形势的分析与玄烨的看法一致:“如今郑经已死,贼无渠魁,势必衰微!”

  他不但支持任用施琅,在后来施琅与总督姚启圣发生意见不合,导致进军不顺时,还极力支持施琅请求专征之议。

  玄烨当时已经因为施琅几次三番以‘风大不顺’为由延缓进军,颇感不快。

  明珠提议:“不若以一人领兵进剿。两人同往,未免彼此掣肘,主将不能行其志,于战事不利。”

  议政王大臣会议也认为此议可行。

  玄烨几番思量后,最终采纳了这个建议,对施琅尽释前嫌,力排众议,任命他为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授太子少保,将征剿一事尽托其手。

  这些细节沈菡并不尽知,她只记得玄烨有段时间十分纠结。

  一会儿跟她夸施琅其人有能为,过段时间又突然说施琅总是推脱不前,是不是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问题。

  没几天又回来说,明珠等人说得有道理,可能是主将不和导致的。

  沈菡:“……”

  她多少能听懂一些,但他说得七零八落的,她也判断不出事情的全貌,只能当个闲话听。

  不过其

  请收藏:https://m.biquge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