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四章 三十六计 先拖为敬_影综之大成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极四圣为天蓬元帅真君、天猷副元帅真君、翊圣保德真君、灵应佑圣真君。其信仰起于隋唐,是道教的护法神将。

  按照风叔的说法,最早时,北极四圣是作为北帝,也即是北阴酆都大帝的护卫元帅存在。而北阴酆都大帝,既是道教建立之初,与那位道教祖师张道陵携手创立下道家地府神坛的山君。

  东汉时期,也即是山君神作为一地冥府主宰的最后年代。

  自从汉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家王朝的制度就彻底成了儒家的思想形态。而在儒家的观点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祀天地鬼神,是和战争一样重要的事情。而祭祀...什么样的存在值得祭祀,什么样的存在不值得祭祀,这就是一个很值得考量的事情了。

  从西门豹治水到始皇帝伐湘妃,再到往后张道陵破山伐庙,都在反映古人在约束鬼神祭祀,想要将这种鬼神之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思想。而在这其中,死生之大自然是会让山君首当其冲。

  北阴酆都大帝最早只是酆都罗山的山君主神,也是巴蜀之地诸多山君的共主。然而说是共主,其实约束力很是有限。

  一来是因为巴蜀之地山川林立,山神众多,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二来也就是很多山君背地里都和当时的巴蜀蛮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以至于说很多山君都只是名义上的敬服,背地里都是暗怀鬼胎。

  这个情况一直到张道陵入蜀才得到改变。因为这位道教祖师入蜀的根本目的,就是和北阴酆都大帝谈一个交易。

  以凡人之身册封鬼神,将原本只是酆都罗山山君的祂扶上大位,成为道家天庭地府的最高主宰,北阴酆都大帝,亦或者称之为——北极紫微大帝。

  而至此,裹挟大义,兴兵征讨不从。

  当然,兵是从酆都大帝那借的,仗是张道陵自己打的。

  好歹是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的留候后人,用着老祖宗的兵法谋略打一群只知道作威作福的蛮夷山神不还是手拿把攥的事情。

  而结果很明显,不仅仅是张道陵留下了平定巴蜀鬼神万千的传说,北阴酆都大帝坐稳了道教冥府主宰的位置。道教更是借此,在幽冥之中打下了偌大的根基和威名。

  这就是道教天庭的最初原形。往后的各类道教传说,基本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北极四圣也不例外,他们完全可以看做是道教在发展过程中,从冥府中吸纳降服而来的强悍鬼神。

  看看这几位的做派就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

  什么拯治阴魔、禁御万杀,什么逢妖即斩、遇鬼皆收,什么摄除五瘟,提搜鬼神。一看就能看出来,这几位都是霹雳手段的日常使用者。

  于内,他们是道门天庭地府镇守一方,兼征讨不从的大将。而于外,他们更是道门弟子在关键时候能摇

  请收藏:https://m.biquge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