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同情革命”的友好人士_我在西周当国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绝了沃操的建议。

  “铜锡矿什么的,就不劳烦沃氏宗伯担忧了。今我宜国地处江南,相较于中原诸国,离铜锡矿产地要更近一些。等将来我宜国打造出了船只,我们大可以逆江而上与荆楚诸国直接贸易,无需沃氏商队为此而劳心。”

  商离并没有将宜国掌握冶铁技术的事情说出来,而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委婉拒绝了沃操的建议:

  “铜锡矿石沉重异常,贵商队又是用人挑马驮的方式运输货物,即便贵商队不带其他货物,只怕也是带不了多少铜锡矿石的。相较之下,水运的承载能力明显要更强一些,我国就不劳烦贵商队为此而劳心劳力了。”

  “这……”

  听到这话,沃操的脸色突然垮了下来。

  他也知道,商离说的有道理。相较于他们这种跑全国的陆运商队,专门来回于大江两端的船队在运输能力上确实要更强一些。但是没办法,商离提出的要求是用奴隶来换取蔗糖,如果不同铜锡矿的话,他还真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东西来代替奴隶了。

  另一边,在拒绝完沃操之后,商离不再继续开口,而是用食指叩击身前的案几,低声沉吟了起来。

  说实话,沃操的反应其实也在商离的预料之中,毕竟同谋造反这种事情,不论是在哪个朝代,都不是一般人有胆子参加的。

  几年前武庚叛乱的时候,沃氏就没有趟那趟浑水,可见他们早就已经被周人吓破了胆,不敢再生出反抗周人的心思。

  如今宜国的实力还不如当初的武庚,沃操自然就更不敢直接下注了。

  有人可能会问了,既然你都知道沃操没那个胆子,那为什么还要和他说这些话呢?这不相当于是浪费时间吗?

  商离表示,这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必要的试探。

  之前在交易的时候,商离就敏锐地察觉到了沃氏商队并未压低宜国贝币的购买力,相反,在某些方面似乎还给予了宜国不小的优惠。

  从那个时候开始,商离就意识到,沃操是值得拉拢的,就算人家将来不会起兵响应自己的北伐,但是至少也是一个“同情革命”的友好人士。

  唯一的问题是,商离并不知道沃操的底线在哪里。而经过这次的试探,商离终于对沃操的底线有了大致的了解。

  简单说,沃操还是愿意帮助商离起兵北伐的,但是前提是万一商离战败,周人不会顺着商离这根线查到他的身上。

  因此,他才会愿意帮助商离贩运铜锡矿而不愿意帮商离贩运商人遗民——虽然不论是铜锡矿还是商人遗民在理论上都能增强宜国的军力,为商离将来北伐打下基础,但是奴隶可能会暴露沃操的所作所为,而铜锡矿却不会。

  当然,理论上只要商离在战败之后主动投降,并且供出了沃操的所作所为,那么沃操照样会吃不了兜着走,但是沃操却丝毫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毕竟纣王和武庚在战败后都直接死了,商离既然和他们一样都是商人的天子,那么就应该和他们一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才对。怎么可能会干出主动投降,进而供出自己的事情呢?

  请收藏:https://m.biquge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