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2章 列国皆动_君临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当时秦、赵、魏等国推行变法,改革弊政时,中山不是卧薪尝胆,却醉心于孔墨学说,儒家和墨家思想是为拯救当时战乱频仍、生灵涂炭的社会苦难所开的药方,由于它不适应诸侯间所进行的兼并战争的需要,所以在列国中没有市场,而中山国却奉为治国之术,真正的法家治国之才不能引进,本国的智能之士被排挤出去,重用的“士”也多是平庸之辈,以致造成国内人才匮乏。

  列国都在奖励耕战,中山国却推行“贵儒学贱壮士”政策,致使“战士怠于行阵”、“农夫惰于田”,很快出现“兵弱于敌,国贫于内”的局面,于是日薄西山,每况愈下,露出亡国迹象。

  廉颇率领的骑兵训练有素,都是青年骑士,服饰与列国之间的长袖袍、襦裙裤完全不同,反而窄袖短裆的直筒裤,与胡服接近,手持长矛,腰间挎着半弯的马刀,胸前和四肢都有甲胄护体,连马身也绑有铁甲,四万铁骑,足以横扫千军。

  赵军训练有素,行动极为迅速,飞驰过一道半山行的峡谷,奔腾出来,廉颇眺望着远方中山边境,脸庞冷酷,线条如刀削而成,刚劲有力,如鹰一般的眼睛盯着中山,像是猛兽盯着猎物一般,犀利果敢。

  策骑在廉颇身边的一名副将赵元霸说道:“将军,这次出军征讨中山国,该是将军您建功立业,震惊六国的时候了,纵观当世青年名将,唯有秦国白起,魏国辰凌名气响亮,能与将军匹敌,其它人断无可能,将军应该一战成名,压倒那两位青年!”

  廉颇摇了摇头,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真正的名将,并非一定打一场惊世骇俗的战意,而是以一人之力,能保住自己的国家,不受外敌侵略,只要自己在世,就让六国无人敢出兵动赵,这才是我的价值!”

  副将赵元霸、赵梁、剧锋、杨元继等人,受到廉颇气势的影响,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与高度,热血沸腾,能凭一己之力,让六国无人敢侵赵,这又是何等的雄心壮志,非名将难以震慑六国也!

  夕阳落幕,紫色甲胄的齐军将士,途径河谷塬坡下,黑压压的步骑兵与荒草丛林连成了一片,如果站在高坡上,你会发现数十万的大军,连接数十里,犹如黄昏下的苍龙,盘旋前行。

  齐国出动了三路军,从鲁国的三位方位,包围而去,统帅分别为孟尝君田文、上将军匡章和田轸,都是齐国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提到鲁国,乃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姬姓,都曲阜,老牌诸侯国,至今有六百多年,与燕同寿,但这个诸侯国,一直内乱不断,从前几辈王室内的争权,到后来三桓崛起,孟氏、叔孙氏、季氏三大贵卿大族与王室相互倾轧,三桓独专国政,几乎要取而代之,一度赶走鲁国君。

  因此,鲁国多内乱,君臣颠倒,无心军政,必然导致这个诸侯国必然弱小,能让人津津称道的,就是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鲁国境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鲁人都知道礼有“经国家,定社稷,利后嗣”的功能,因而他们认识到“服于有礼,社稷之卫也”、“无礼必亡”,对周礼怀有极大热忱。

  因此又鲁国多君子之称,如臧僖伯、臧哀伯、臧文仲、柳下惠、曹刿、夏父展、里革、匠人庆、叔孙豹、子服景伯、孔子等等,与战国立马横刀、鼓角悲鸣的激越之风,大相径庭,灭亡也是迟早之事。

  孟尝君站在一处高岗上,领着谋士客卿数人,还有几大副将,一身戎装,意气奋发,指点着鲁国疆土,兴奋道:“今朝灭鲁,齐国疆域大大扩充,就不再有腹地一支鲁国奇葩的异景,仿佛心脏定钉,喉中插刺,拔掉它,齐鲁大地,融合一处,齐国必将崛起东海之滨,日后与六国,角逐江山一统的目标了。”

  请收藏:https://m.biquge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