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5章 最后的机会,但泽_罗马尼亚雄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问题就会爆发出来。而且高涨的民族主义也是双刃剑,不仅能够聚集人心将德国变得更加强大,同样能够对不能满足其胃口的人进行吞噬。

  德国的经济奇迹,其实说白了就是利用赤字拉动工业生产。只不过德国是以军工业为主而已,而军工业的发生必然会带来军事上的急剧扩充。这同样让德国偏科严重,其财政根本支持不住。

  而此时的德国政府根本没钱进行扩军备战,希特勒想了两个办法,其中一个就是从犹太人获得财富支持德国的财政支出,这才有了德国声势浩大的排犹主义。当然光靠犹太人那点财富也不能支持德国巨大的开支,希特勒又使用另一个办法,那就是强化垄断。

  德国通过立法等各种方式鼓励兼并、缔中小企业,数十万手工业者和小商人被编入军事工厂服劳役。通过这些手段使资源集中到了垄断机构手中,以便于他们扩大生产,然后再通过控制这些垄断机构控制国民经济。

  同时德国政府开始大兴基础、军事设施建设,并进行大规模军事采购。在为企业创造订单的同时,德国政府还规定企业必须拿出一定比例的利润用于扩大生产,并严格规定投资范围。这些措施确实在短期内拉动了经济,刺激了就业。但是却制造的巨额的财政赤字,而这些赤字对德国政府而言是一笔绝对还不清的巨款。

  面对如此高额的财政赤字,希特勒又不愿意增发货币的方法再次出现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局面。所以就只能采用票据这样的“白条”手段,从企业手中购买商品。

  同时为了紧缩货币,**政府还发行了大量债券以消耗市场上可能过多的马克。也就是通过让德国民众购买债券,让货币暂时回到政府手里。但在当时的德国,这却刺激了政府进一步的财政支出,政府负债不断攀升。

  同时,德国经济轻重工业严重失衡局面难以改变,当这些债券再次回归社会实难实现促进消费的目的。那么等待德国的就是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为此在1939年年初的时候,帝国银行董事会在给希特勒的信中这样写道:“无止境的国家开支摧毁了有序预算的企图,即使是税款负担的大幅度增加也会将国家财政置于崩溃的边缘,并因此摧毁中央银行的汇率。”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德国财政即将崩溃,需要想办法解决。

  现在摆在德国面前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利用自己庞大的军事实力,为德国即将破产的财政想办法,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而这次也德国为什么没能整合占领国的实力为自己所用的原因。德国首先需要将从占领国掠夺足够的物资和财富,兑现那些白条以及承诺,缓解国内的压力。民众可不会管国家战略发展,他们只会看到德国获得了胜利,那么就应该有战利品。

  而为了满足他们要求,只能让占领国遭受损失。而被掠夺的国家,你要再想整合他们实力那将是千难万难。

  所以在波兰拒绝希特勒的好意后,这场战争就注定了。

  只不过希特勒现在还在等一个消息,一个来自苏联的消息。

  请收藏:https://m.biquge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