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2章 君臣同死1_古蜀国密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人说他迂腐不堪,有人说他太过固执;可是,每一个阳城人民都一致同意:为原则而死之人,是非常令人尊重的!

  毕竟,这世界上,尊重原则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国师皋陶,彻底升级成了大夏的精神魂魄之所在。

  按照皋陶生前的习惯,灵堂也设立得非常简单,大家见到国师的儿子大费跪在大门口迎送宾客,因为悲哀过度,很快便形销骨立。

  老仆哭哭啼啼地见人便讲述大费将军是如何地孝顺,如何地悲痛,如何地父子情深,大费将军已经几天水米不打牙,为父亲之死悲哀得不成人样了。

  而且,天气这么冷,大费将军也秉承父亲的遗志,根本不肯生火,以至于前去吊唁的大臣们都在灵堂前冻得直哆嗦,没有人肯多呆,都是匆匆安慰大费将军几句便匆匆离去了。

  大禹王并未前来吊唁皋陶,因为,他自己也已经行动不便了。

  本来就已经病入膏肓,得知皋陶一死,病情就更加重一筹,很快,便彻彻底底卧床不起了。

  国师刚死,大禹王又要死,双重噩耗令整个阳城都陷入了一片慌乱。如果说大禹王父子病倒时,大家还说有国师顶着呢。

  可一旦皋陶提前暴毙,各种流言蜚语就再也顶不住了,所有人八卦的焦点都指向了破裂的九鼎和这个怪异而寒冷的冬天。

  毕竟,皋陶死了,大禹王再死,谁也不知道今后大夏将走向何方。

  更主要的是,大夏今后的王者,到底该是谁?

  大禹王又会把王位传给谁?

  冥冥之中,仿佛阳城上空笼罩了一股凶煞之气,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死于非命。

  流言越演越烈,以至于病危的大禹王都再也无法躺下去了。

  这一天,他拖着病弱的身子终于上朝了。

  群臣已经好些天不见大王,此时,见他坐在王位上,虽满脸病容,倒也还有说话的力气。

  君臣礼毕,他习惯性地看向旁边国师的位置,但见空空的,方知道自己的老伙计皋陶真的已经死了。

  就连皋陶的儿子大费都没有来。

  有扈氏领道:国师不幸病逝,大费将军留在家里料理他的丧事,所以无法前来

  大禹王微微闭着眼睛,也不知道此时此刻的心情。

  是哀悼合作几十年的老伙伴的病亡?

  是同病相怜自己的处境?

  大家听得大禹王的呼吸沉重得就像一架已经快废弃的风箱,整个只有出的气,没什么入的气了。

  直到旁边的近臣酋人迅捧上参汤喂他喝了几口,他才恢复了点元气,重新睁开了眼睛。

  唉!

  叹息声,响彻大殿。

  真没想到,皋陶还是先本王而去!

  众人都垂着头。

  大禹王叹道:本王和国师共事近五十年,真没想到,国师竟然比本王先走一步

  他说了两句,众臣便绝望了——大禹王已经明显中气不足了,他说话的度很慢,仿佛

  请收藏:https://m.biquge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