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1章 竖子不足与谋_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锡爵所说的那般,[江陵相业亦可观],说白了,他就是认为,做阁老就当如张居正这般。

  也就是说,为了平天下,那么,用些手段,那是再正常不过的,做大事嘛!总有些人是要牺牲的,小民目光短浅,不懂,故此要我等朝廷命官来做主,而在往[为民做主]这条路上飞奔的时候,一些碍事的石头,你就得飞脚踢走它。

  这就如后世罗刹国首辅赫氏搞的玉米运动一般,在前内阁首辅斯氏过世之后,赫氏鼓吹全国种玉米,地方官员强制农民种植玉米,结果玉米由于罗刹国光照不足,根本都不结棒子,下面官员为了拍阁老的马屁,还要拼命粉饰,说今年亩产达到多少多少,都是赫阁老高瞻远瞩,高屋建瓯,可实际上呢!罗刹国百姓满腹怨气,私底下称呼这位赫阁老为[古古鲁沙],即罗刹语[玉米棒子]的意思。

  这种事情,自古及今,对于朝廷官员来说,那真是毫无压力,后世天朝一些烟草大省,强制下派任务,省到市,市到县,县到乡,乡到村,层层把关,说起来都是这个经济作物获利要比粮食高,可当真收的时候便不是那样了,有更离谱的,强制种橘子、苹果之类,可种出来又卖不掉,全部烂在农民的家中。

  可这些行为往往都有一面大旗,推行国策,你要不改,便是不理解朝廷的一片苦心。

  乖官虽然也想做事情,可对于王锡爵的手段,却未免不敢苟同了,朝廷的那点龃龉,现如今谁不知道,就说隆庆年改漕运为海运这件事情,花费朝廷无数的银子,打造了七百多艘大海船,结果内阁轻飘飘一句[飘没甚多],就把这七百多艘国有资产一文不值全部扔给了地方商人。

  有些事情,乖官终究是有他的底线的,何况,他如今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小茂才,大名士,而是一言能决定整个国家走向的权臣。

  他要是对高启愚扣上一个叔嫂通歼的帽子,那他又和那些他曾经鄙视过的官僚有甚区别?说起来好听,做大事不拘小节,可在乖官眼中,瓢名记,养戏子,这勉强还能算得上不拘小节,若是如王锡爵所说的这般也叫不拘小节,那还是算了罢!他郑国蕃不屑为之。

  想到此处,他眼神明朗,毫无惧色就说道:“我听说,顾宪成曾经对荆石公说,这世上,怪就怪在,民间说某事是错的,朝廷偏就要说是对的,而民间若说某事是对的,朝廷偏还要说是错的……”

  王锡爵伸手指着他,手指乱颤,气得面红耳赤,却是结结巴巴连话都要说不出来了,只是一叠声道:“竖子,竖子……”

  顾宪成这位后世的东林先生,那是王阁老最恨的人,他王锡爵的名声,大半都可说是坏在顾宪成的一张嘴上,本来么,清流,这浑身的本事,也的确就在一

  请收藏:https://m.biquge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