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7章 臣弟来献舞一曲_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怕是准备附缅甸伪王莽应龙去。

  这一下,可是遮掩不住了,堂堂天朝上国之兵,却要去附那缅甸小国,这事儿若传出去,岂不是要天下大哗?

  云南巡抚箫思学是个坚定的民族派,认为当时朝廷对待边关的[招降纳叛、釜底抽薪]政策会伤害少数民族的感情,他是隆庆五年的进士出身,累官兵部右侍郎,总制两广军务,曾上奏边关十事,大抵就是[裁军、储粮、蓄流民、不称霸]这些老掉牙的路数,对变兵要投靠缅甸王莽应龙的事儿,认为应该派出使者往缅甸陈说厉害,好叫他晓得我天朝气度做派,然后和缅甸合力剿灭这股变兵,这么一来,就不会有堂堂天朝之兵投靠番邦的事儿发生了,脸面上也好看,你瞧,缅甸小国慕我天朝教化,主动要求帮我们剿匪……而黔国公家世镇云南,沐昌祚可不大认可箫思学这个路数,他一面写奏章一面就开始往内廷托关系了,这内廷的关系,自然是掌印太监张宏最为牢靠了,张宏嘴上不说,何况也要跟内阁打掩护,再则说了,慈圣皇太后做寿,这事儿若真真的报上去,岂不是折了慈圣皇太后的脸面,故此就把这事儿通通压了下来,不让皇帝知道。

  总之,你若看朝野风议,那肯定是天下太平海晏河清的,若看史书,那顶多也就是某某年云南兵变,也就是这么几个字了。

  这事儿要是乖官知晓了,肯定大骂:泥马,我天朝的兵,要那缅甸来剿么?你们这些软骨头的狗官……不过当时南边的事儿,的确不太好说,一边是诸土司们名义上是大明属下,却也要和缅甸、越南等国眉来眼去的,实际上也就是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另外一边,文臣们大抵是认为云贵烟瘴不毛之地,也不大肯用心思在这上头,茶马市都不大高兴开,至于内廷派出来的太监们还好些,也晓得索要点金钱豹啊宝石啊什么的,还不至于认为这些地方是外人了,咱们好不容易出宫,给宫里头的老祖宗们搜刮点好处也是应该的。

  这种放羊式的管理,导致南边比较复杂,一边,周边小国都晓得大明是庞大且无敌的,没看安南国么,一不老实就被大明军队给血洗一遍,杀得人头滚滚,然后把安南国王给拎到大明将军跟前跪着,磕头一百遍啊一百遍,最后还不免一死,安南国已经连续三个国王折在这上头了。

  但另外一边呢!这些小国也都垂涎,大明看不上的烟瘴不毛之地,在这些小国眼中,那都是肥美膏腴之地啊!

  总之,这次云南兵变的事儿,一旦实打实地递到万历跟前,万历肯定要坐不住,这不是打脸么!北边察哈尔和土默特两大部落刚刚老实,联袂来京投降,我大明不正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世么!怎么南边还有这等龌龊事儿?

  若

  请收藏:https://m.biquge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