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五七章 协议_永不下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以认为是这些物种,在没办法通过更高效、更可靠的手段来交流意识和讯息时,退而求其次的结果。

  但是对计算机,彼此之间互联互通,带宽远超语音与字面信道上万倍、乃至亿万倍,信号的传递,皆有完备而精确的协议,这时候,用来凝练思维、描摹讯息的语言,

  根本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

  不是语言,那FSCIM又是什么,方然顿悟般超越了人的思维局限,

  意识到FSCIM的本质是Protocol,是协议。

  这种存在,即便还只是并不完备的版本,假以时日,就会成为颠覆人类与计算机、人类世界与计算机网络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

  藉由FSCIM概念的出现,人与计算机的关系,正加速从“计算机为人服务、计算机适应人脑”向“计算机被人依赖,人去适应计算机”转变,人类世界对信息的提炼、描摹,越来越符合计算机、而非人的处理要求,这样的嬗变,最终将到达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方然现在还看不清楚。

  但回忆过去,他的直觉也告诉过自己,这种变化,其实早已经开始。

  计算机之间的讯息交流,从一开始,显然就没必要、事实上也没有在信道中增添“翻译成人类语言”的画蛇添足一环:

  既然信源和信道都是计算机,这样做就毫无必要。

  那么今天,FSCIM的出现、和可以预期的完善,无非就是IT对人类社会的进一步渗透,抵达了“从计算机迁就人、到人迁就计算机”的关键节点。

  面对规模庞大、细节繁杂的人类社会,和其中生活的无数个体,历史上,多少雄才大略的野心家、统治者,都曾幻想自己无所不能,可以凭借从密探到酷刑的一切手段,彻底将其掌控,然而囿于当时的科学水平、技术限制,他们从未有一人成功过。

  但是今天,凭借越来越发达的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和由此衍生的FSCIM等颠覆性的规则、协议,一切即将发生变化。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那毕竟是一种设想。

  明日的天网,倘若真能密布到滴水不漏,其恢恢的程度,各位尽可以自行想象。

  “联邦标准信息测度码”的出现,仿佛一记猛蛰,让方然从繁忙的日常劳碌中惊醒,继而对人类世界的嬗变心生感慨。

  但感慨是没有用的,现在,他必须抓紧时间,为隐匿身份而殚精竭虑。

  未来,说不上是哪一年的哪一天,一旦网络对人类社会的渗透越过了临界点,到那时,再想隐匿自己的身份,甚至只是暂时脱离无孔不入的网络化、体系化监控,即便拥有强大的黑客技术,也将成为一桩风险极高的妄行。

  但具体又要怎样做呢,

  唯一的办法,只能是金蝉脱壳,李代桃僵。

  两处避难所的施工,紧锣密鼓,时间过得飞快,西历1475年夏,在波士顿的第二座末日避难所完工之际,方然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改进、完善的系统也通过了测试,继而和以往一样,部署到物理学部的大型机上,对联邦公共管理部门,公共卫生部门和教育系统的内网、核心服务器进行频繁的侵入和渗透。

  请收藏:https://m.biquge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