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五八章 身份_永不下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响,而担心匹配失败,毕竟以自己的身体条件,所谓的“健美阳光大男孩”,是很难符合一个典型宅男的形象。

  然而搜索开始后,他很快现,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演变,度和程度都乎自己的想象。

  曾几何时,人类社会的维系、运转,几乎完全以人与人之间的频繁互动,事实上往往是熟人之间的频繁互动为基础,以血缘和经济纽带连接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被认为是社会这一概念的基石。

  但今天,藉由互联网络的蓬勃展,社会的面貌和运行模式,都已不复以往。

  至少在网络达的联邦,一个人,如果有起码的经济来源,不需要为糊口而被迫行动,这前提对计算机方向的大学生而言并不难满足,那么,只要他、或者她愿意,完全可以脱离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甚至彻底切断这纽带,而做到完全的深居简出。

  在这方面,方然就有切身的体会;

  如果不是为了外表一切如常、避免被潜在的同类关注,以规避风险计,他完全可以很长时间不和联邦社会的任何人生实质性的接触,而依然活的很好。

  既然如此,初筛通过的名单竟有几十人之多,也就一点都不难理解。

  但仅有这些便利,还不够,接下来方然就必须详细的考察人性,或者,换一种更随和的说法,他需要凭人的思维模式来揣测,预测,这些拥有干净的身份信息、外表与言行也无甚异状的目标人物里,哪些相对而言更易“得手”,

  又有哪些,根本一点都不能碰,因其可能是潜在的永生追寻者。

  身份信息的高度匹配,选择了计算机方向,深居简出,以上条件综合起来,不难现,和憧憬永生的方然一样,这些也都是永生追寻者的典型行为特质。

  所以在初筛名单里,会存在竞争者,这确乎是有可能的事。

  不过,即便现一丝疑似同类的迹象,以方然的策略,他也决计不会考虑打草惊蛇、冒极大的风险去将其干掉。

  内斗,现在还不是时候;

  不管其他竞争者怎么想,怎么做,他都不想仓猝行动。

  分析,甄别最合适的目标任务,按asa指引的大方向来安排下一步计划,方然并不是全无疑虑,对新身份的选择,也细致的权衡过利弊。

  从今后一段时间行动的便利性考虑,要渗透网络、掌控暴力,选择计算机领域专业人士的身份最合适。

  但这也会带来额外的风险,身为永生追寻者,对“永不下车”之路的分析也近乎一致,计算机领域的身份,又是很显眼的标签,更容易被行事激进的其他竞争者怀疑,甚至,以“宁杀错不放过”的动机,痛下杀手。

  那么选择一个与it风马牛不相及的身份,会更安全些吗,好像也不见得。

  就以自己的鉴别思路,未来某一刻,对效力于联邦暴力体系的计算机管理员,倘若其中一个是科班出身、另一个却曾经是导游、甚至调酒师,谁会更像是同类呢;

  方然自己也会认为,后一个的可疑程度会远高于前者,错配的身份背景,反而更招人怀疑。

  说白了,身份特质与潜在风险,这就是一个如何取舍的微妙问题。

  请收藏:https://m.biquge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