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四七章 避难_永不下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知道,其实也没什么,在nep大区之“阿达民”的真实身份暴露之前,不论方然、还是托马斯安生,这两个永生追寻者的身份如何被破获,对自己也不构成任何威胁。

  之所以还在乎这些,无非是一种谨慎的天性使然。

  自己的避难所,情形,现在已一无所知,这并不妨碍方然制定规划,搜索nep大区内必然隐藏着的大量“末日避难所”。

  这样做的动机,毋庸讳言,必然与管理员下达的管指令有关。

  大区土地上,除定居点、科研机构与“阿达民”的居所外,一概不允许有任何人逗留,避难所里的幸存者,不论动机、能力如何,终归是一种潜在威胁,必须加以铲除。

  除此之外,自己曾涉足过这一行,也很清楚旧时代有能力、也有意愿兴建避难所的,都是些什么样的寄生虫。

  对这些家伙无任何好感,方然也乐得将他们从地洞里挖掘出来,大白于阳光之下。

  除此之外,自己也曾经考虑过,从避难所中可以获得一些设备、物资与建筑材料的补给,但asa给出的分析报告,搜寻避难所的行动计划,耗资巨大,所获的物资并不能抵消这种消耗,经济上也不划算。

  所以还是出于安全的需求,派出若干队武装机器人,进行拉网式搜索,是这样吗。

  nep大区,总面积约五百万平方公里,要将这样大的一片陆地搜索无遗,工作量可想而知会有多大,且不论这种拉网式的搜索是否会有遗漏,单就其时间而言,恐怕就要花费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能过完一遍。

  方然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同样的,也没有耐性去等待。

  取而代之的策略,则是“常态化本土监控体系”,事实上早在寻找避难所的行动计划之前,通用型ai就已根据管理员的指示,开始规划、部署这一规模空前的监控大网,试图将nep大区的每一寸土地都置于ai的监视之下。

  五百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包括内水,如此辽阔的区域,在旧时代的联邦,也始终无法做到全面监管。

  至多依赖民众聚居点和政府机构,暴力机关,维持稀疏的管理和控制。

  新时代的nep大区,则采取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体系,具体而言,是借助it、微电子、自动化领域的先进技术,在整个大区范围内部署超过1,500,000,000个监控终端,以每平方公里约00只终端的密度,进行全方位、全天候、无死角的监视。

  十五亿个监控终端,由多种型号、功能的硬件系统组成,分布疏密不定。

  在原本就人迹罕至的荒漠、极地地区,密度较低,而在定居点和研究机构等人口密集场所,分布密度则高达每平方公里10,000~100,000只。

  这样一张铺天盖地的大网,可想而知,建设与维护的消耗是多么巨大,效果却确凿无疑,能够让管理员完全、切实的掌控大区内每一寸土地的情形。

  这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政-权梦寐以求、却始终做不到的。

  借助这样的一张“天网”,搜索末日避难所,就成为了一种守株待兔般的以逸待劳。

  请收藏:https://m.biquge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