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二章 导师_永不下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总有被警察抓到、甚至丧命的可能,而要说这世界上谁最怕死,显然就是觊觎着永生的“同类”们。

  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否则,哪怕发现了一个竞争者,也决不能动手。

  暂时性命无虞,每一天,方然还是戴着头盔,护目镜,着背包走在校园的林荫路上,生活规律按伯克利的作息略有调整,除此以外,似乎和中学时一点变化都没有。

  在偌大的伯克利校园,一个十五岁的大男孩,略显扎眼,但擦肩而过的大学生们,多数都戴着耳机、摆弄手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人注意到面带几分稚气的方然,遍布校园的智能设备也让他很少有和人打交道的机会,总之,一切都符合预期,方然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

  然则每年四万五千马克的学费,却一点都不轻松。

  联邦的高等院校,学费,一向是令人咋舌的昂贵,各种奖学金、助学贷款的名目也很多。

  这方面方然早调查过,却很踌躇,毕竟他的确需要钱,但要想在天才云集、强手如林的伯克利夺得一份高额奖学金,却似乎超出了他的能力。

  并不是没能力,而是,现在自己并没时间、精力去研究什么种群演化。

  而一个生命科学部的学生,提交的课题,获奖的资格都是来自IT,又分明是一种暴露。

  那就表现平庸,继续给“国际商用机器”兼职就好。

  一边实践,打磨自己的计算机能力,一边赚钱,功课也占用了方然一些时间,每天傍晚还去游泳馆锻炼,间隔72小时的自我宣泄,所有这些,全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不过,就在一天天的学习之余,方然也逐渐发现,伯克利,旧金山湾区,这里的氛围和田纳西完全不同,不仅人口密集,繁华喧嚣,治安情况也比想象中要好,甚至,看不到经济衰退的迹象:

  就好像到了另一个国家那样。

  进入大学,课堂上,餐厅里,身边都是一个个成年的大学生,谈论的话题也和金伯利不一样,整天围绕着明星、球队和奢侈时尚。

  憧憬着未来的大学生,有时谈论求职,有时讨论研究课题,更多时候,则研究股市,或者热议湾区的房价。

  和暮气沉沉的田纳西,巨山市不一样,旧金山的房价,正在上涨。

  一般的年轻人,不论就业、还是深造,总归很快要踏入社会,关心经济和房价也很正常,方然却没有这种需求,他一开始还有点迷惑,同样都在联邦,为什么田纳西和加利福尼亚的氛围差别会这样大。

  不过,凭借过人的头脑和经济常识,他就很快意识到,眼前看似繁荣的景象,正是经济危机的前兆。

  旧金山,气候宜人的湾区,房价的提升完全是因为人口的净流入。

  但即便如此,又怎样呢,这些汇集于此的人口,真的每一个都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吗;

  不经意间,歪头看向不远处的取餐窗口,伯克利,湾区,随处可见的智能设备比金伯利校园里还多,眼下的形势,除非是研究岗位,很多相对简单的工作都在被机器蚕食,经济的萎靡,也就是一种必然。

  请收藏:https://m.biquge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